夜空裡聳立入天的聖史蒂芬教堂南塔
要採蹲姿及廣角鏡才能將它完全入鏡
而寒冷冬夜裡被強風吹起的女兒頭髮
氣勢完全不輸這座高聳的哥德式尖塔
瑪莉亞特蕾莎廣場(Maria-Theresien-Platz)
瑪莉亞特蕾莎女王是哈布斯堡王朝唯一的女性統治者
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共生下16名子女
因多名女兒與其他王室聯姻而有"歐洲丈母娘"的稱號
但她其實進行一連串的軍事、政治及教育改革
對奧地利的富強也有極大的貢獻
瑪莉亞特蕾莎廣場的對面就是霍夫堡皇宮(Hofburg)的入口大門
英雄廣場上的卡爾大公雕像
卡爾大公是哈布斯堡家族著名的軍事統帥
曾經率領軍隊擊敗過拿破崙
這整座雕像僅由兩條馬腿支撐
據說是非常困難的技巧
英雄廣場另一側是年代較近的新宮(Neue Burg)
這裡的著名歷史事件是
1938年希特勒於此地宣布德奧合併
這是霍夫堡宮內最古老的建築
經過歷代的改建只剩下這座城門保留下來
這棟建築裡有茜茜博物館(Sisi Museum)和西班牙騎術學校
米歇爾廣場(Michaelerplatz)
是幾條內城區街道的交會口
此時也就離開了霍夫堡宮
米歇爾廣場的這棟房子~路斯樓(Looshaus)
外觀簡潔無裝飾和一般不太一樣
有"無眉毛的房子"的綽號
這是奧地利建築師阿道夫路斯(Adolf Loos)的作品
他是現代主義建築的先驅
而奧地利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非常討厭這棟建築
高達137公尺的聖史蒂芬大教堂南塔
這種高聳真的很難由照片表達出來
夜色漸深我們往教堂靠近
被絢爛溫暖的市集燈火給吸引
完全沒發現這屋頂有更漂亮的圖案
是回國後搜尋相關資料才發現的
哈布斯堡王朝的雙頭鷹徽飾
雙頭鷹的設計起源於東羅馬帝國
很多歐洲國家的國徽都有類似的設計
屋頂的另一面是兩個雄鷹的圖案
很可惜當時並不知道
所以沒有走過去瞧瞧
夜色裡的南塔
夜色裡的克恩滕大街
夜色裡的麵包和大蒜濃湯
寒風雪地中更顯溫暖香濃